近期,國際能源署(IEA)發布題為《中國能源體系碳中和路線圖》的報告。該報告指出,到2060年,中國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將分別下降約80%、60%和45%;低碳能源在一次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將從當前的15%增至2060年的74%。
報告還指出到2060年,隨著空間供暖的廣泛電氣化,建筑用煤將消失,天然氣的使用量也將下降60%以上。在承諾目標情景(APS)中,熱泵使用量的增加使得空間供熱設備的平均效率到2030年達到110%,到2060年達到150%以上,2060年,超過一半的空間供暖需求由電熱泵滿足。
日前,英國《經濟學人》網站日前發表題為《下一個是什么?2022年值得關注的22項新興技術》的文章。文章提到的22項新興技術包括熱泵、元宇宙等。
文章稱,冬季采暖大約占全球能源消耗的四分之一。多數采暖手段需要燃燒煤炭、天然氣或石油。世界若想實現氣候變化目標,就必須改變這種狀況。最有希望的替代產品是熱泵——基本可以理解為一種反向運行的冰箱。熱泵效率很高,每消耗1千瓦電能夠輸送3千瓦熱量。而且反向運行熱泵就能給房屋降溫。
未來,空氣源熱泵的在全球和中國的發展前景都十分廣闊。一方面是熱泵作為一種新興技術,節能低碳效果明顯,助力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也與空氣源熱泵在各地的應用廣受老百姓好評密不可分。近年來在中國北方更是明顯感受到空氣源熱泵取暖帶來的便利舒適及生活環境的改善。
2017年7月,太原市被確定為北方地區清潔取暖12個試點城市之一。太原市啟動實施了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改造工作,選用空氣源熱泵供暖機、空氣源熱泵熱風機等清潔取暖方式。2021年改造完成9655戶,至此,該市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覆蓋率已達90.8%。
今年1月1日-11月9日,太原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持續改善,特別是SO2濃度降至12微克/立方米,連續5年降幅均保持在18%以上。近年來,一入冬季,百姓最直觀的感受便是,藍天多了,好天氣多了。清潔取暖給山西太原帶來了明顯改善。
2021年,山西大同、朔州、忻州三地被列入國家第四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根據清潔取暖三年計劃,今后3年,朔州市到2023年采暖季前,城區、縣城和農村清潔取暖率基本達到100%。
12月2日,沈陽新聞專題報道《節能省錢又環保:我市農村地區開展空氣源熱泵仍風機取暖試點》。報道中指出,新民市道發屯村的某村民,在家里安裝了兩臺空氣源熱泵熱風機,用電代煤的方式取暖。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兩臺熱風機每天供暖總共需要20度電,花費在10塊錢左右。按照5個月的時間算,一個冬天下來花費不到2000塊,跟以前比能省不少錢。
12月1日,山東泰安東平縣東平街道史樓村村民張同祥向《熱泵家》記者介紹家里添置的熱風機?!?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打開熱風機半小時,室溫就能升到17℃,用起來很方便。以前冬季取暖都是靠燒煤給暖氣片供熱,需要提前在院子里備好煤炭,再運到廚房。燒煤煙塵大,家具落一層灰?!?/span>
東平縣住建局工程建設科副科長劉洋介紹,“根據測試結果來看,同樣的制熱效果,空氣源熱風機開一晚上要比空調省一半以上的電。”